什么是靶向药物
靶向药物(也称作靶向制剂)是指被赋予了靶向(Targeting)能力的药物或其制剂。最重要的两种靶向治疗药物分别是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。激酶抑制剂、单抗与传统的细胞毒性化疗的区别在于药物能够改变特定传导通路,达到损伤最小、提高治疗精确性的目的。在所有的靶向药物中,治疗Her2阳性乳癌的药物曲妥珠单抗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(CML)的伊马替尼最成功,因为这两个药物降低了疾病复发率、延长了患者生存期。
靶向治疗的副作用:由于靶向治疗不仅作用于肿瘤细胞,对有相同靶点的其它细胞同样有作用。 所以这些药物也有毒副作用,甚至有些意想不到的毒副反应。有人统计了2000-2010年间FDA批准的与靶向药物治疗相关的38个随机临床试验(RCT)的副作用,结果显示这些药物的毒性使得患者死亡风险、治疗中断率和3/4级毒副作用风险增加。因此,临床医师和专业人员需要了解这些特点,从而在临床合理使用治疗肿瘤。
单克隆抗体
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与激酶抑制剂不同。这些抗体是大分子,所以不能跨过细胞膜,只能通过作用于细胞膜表面蛋白产生作用,因此在设计生产抗体时关注的是抗体与细胞膜表面靶点(抗原表位)结合的特异性。相比于激酶抑制剂,抗体的半衰期更长,且大多数抗体是通过静脉输注的。抗体或者通过影响膜蛋白下游的信号传导而引起后续的癌细胞反应(比如凋亡),或者通过激活机体对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来产生作用。此外,提高“裸”抗体的作用效果的另外一种途径,是将抗体与特定的细胞毒性药物、放射性同位素或者某些细胞因子等链接起来,从而提高抗体的作用效果。
什么是“嵌合抗体”和“人源化抗体”
第一代单克隆抗体是通过“非人源化”的方式产生的:通过将恶性骨髓瘤与小鼠的脾脏细胞融合、形成融合细胞的方式,不断产生抗体,这种抗体本身非人源化的特性,再加之反复注射给患者后,会让患者产生免疫反应、并产生人类对抗小鼠的抗体;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重组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——让病毒或酵母生产基因工程改造过的抗体,这一类抗体和人自身产生的抗体更相似了。
嵌合抗体(chimeric mAbs),是指免疫球蛋白的恒定区是人来源的,而可变区是鼠来源的,人来源的部分可达2/3;人源化抗体(humanized mAbs),是指鼠的互补决定区嵌合在人免疫球蛋白上,人来源的部分最多可达90%;而完全人源化的抗体,则不含有任何非人源成分。
单克隆抗体命名有什么规则
完全来自于鼠基因的抗体名字含有字母“-o”,比如:tositumomab
嵌合抗体的名字含有字母“-xi”,比如:利妥昔单抗(rituximab)
人源化的抗体含有字母“-zu”,比如:曲妥珠单抗(trastuzuman)
完全人源化的抗体含有字母“-mu”,比如:帕尼单抗(panitumumab)
靶向药物的副作用
靶向药物的代谢决定于这些药物在患者体内是怎么吸收、转运、代谢的,和患者的个人情况有很大关系。总的来说,激酶抑制剂没有抗体的靶标特异性高、能够穿过细胞膜、引起细胞的不同反应,而抗体则不能透过细胞膜、引起免疫和间接的反应。
激酶抑制剂的常见副作用
各种激酶抑制剂靶向的信号通路有100余个,依据靶标的不同、患者对药物的吸收情况不同,副作用的表现差别很大。大体讲,大多数激酶抑制剂都会引起骨髓抑制,比如阿糖胞苷联合IFNa时,引起3/4级红细胞减少、中性粒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减少的比率分别为3.1%,14.3%,7.8%。
此外,消化道系统的症状在激酶抑制剂中也较常见,有些药物还会引起头痛、肌肉痉挛、眶周水肿以及皮疹,还可能会加重抑郁症状。激酶抑制剂可以进入乳汁,哺乳期女性治疗期间需停止哺乳。激酶抑制剂的副作用黑框提醒见下表
激酶抑制剂不能与哪些药物联用
激酶抑制剂可与一些药物有相互作用,比如:质子泵抑制剂及H2抑制剂(胃酸抑制药物),CYP3A酶抑制剂(一些抗病毒药物以及抗真菌药属于此类),CYP3A酶诱导剂(比如卡马西平,地塞米松,苯巴比妥,利福平)等。此外,用药期间食用葡萄汁、柑橘会抑制肠道内CYP3A4酶活性,改变药物的生物活性。
单克隆抗体的常见副作用有哪些
单克隆抗体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过敏反应,比如:注射时出现的风团、瘀点、感冒样症状(疲乏、寒战、低热、头痛、肌肉痛、胃肠道不适等)。单克隆抗体用药的副作用黑框提醒见下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