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人多喝水血糖会升高还是降低?

发布时间:2020-02-18

一直以来,不少糖尿病病人误以为糖尿病的多饮、多尿症是由于喝水过多引起,认为只要少喝水,就可以控制这些症状,于是盲目限制饮水量。


这样的做法对吗?糖尿病人究竟该多喝水还是少喝水呢?今天,咱们就一起来聊聊糖尿病饮水的话题。



 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多饮多食?


多饮、多食是因为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葡萄糖无法得到有效利用,因为胰岛素分泌问题、胰岛素抵抗问题等,或明知自己有糖尿病并未采取治疗、缓解措施,大部分糖尿病是无法光靠控制饮食而稳定血糖的,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、注射胰岛素配合控制饮食来共同调理、稳定好血糖。


胰岛素是唯一能降糖的激素,它的作用是开启葡萄糖通往细胞大大门,这样能往细胞运送能量,同时又降低了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,让血糖稳定在适宜浓度;若血液中葡萄糖没得到利用,进不了细胞供能,游离在血液中,就会造成身体缺乏能量、血药浓度偏高,血糖高,这样细胞外渗透压偏高,会受到挤压而造成脱水的情况,所以传递给我们的就是总觉得口渴,总觉得肚子饿,好像能量吃了等于没吃似的。

 
 
胰岛素

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。1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,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来控制高血糖。2型糖尿病患者虽不需要胰岛素来维持生命,但当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或存在口服药使用禁忌时,仍需使用胰岛素,以控制血糖,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危险。在某些时候,尤其是病程较长时,胰岛素治疗可能是最主要的、甚至是必须的控制血糖措施。


目前正在开展一项“多中心、随机、开放、平行组、诺和锐30 对照、III 期临床研究评价门冬胰岛素 30 注射液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”临床研究。(CDE登记号:CTR20181630)



项目名称:门冬胰岛素 30注射液 III 期临床研究

药物名称或方案:门冬胰岛素 30联合二甲双胍

适合对象:口服降糖药治疗至少3个月且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


扫码查看项目详情&免费报名




 
 糖尿病人应该限制饮水嘛?


根据有关资料分析统计,因饮水不当而诱发病情加重占糖尿病患者1-2成。


糖尿病患者多饮水实际是对体内失水的补充,是对于人体失水的一种保护性反应。


因为糖尿病人血糖偏高,形成渗透性排尿,导致尿糖过多,正常人24小时尿量一般不超过2500毫升,糖尿病患者可达3000~6000毫升,甚至10000毫升以上。


一般来说,越是血糖控制不佳,血糖高的糖尿病人,排尿量是越大的,这也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过多,只有通过多饮水,才能够补充体液,同时稀释血糖和血黏度,更有利于血糖的下降。


对于女性患者来讲,多饮水可以避免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。所以,糖尿病人不但不能限制饮水,还应该适当多喝水。


但是对于特殊的糖尿病患者,比如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心功能衰竭,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下肢水肿,这种情况下因为体液量相对偏多,所以这些患者要对饮水作出适当的限制。



糖尿病人喝多少合适呢?


糖尿病患者每天的水量是有一个限制的,不能过于少,也不能过于多,大约一天喝2000毫升到2500毫升是比较适宜的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喝水的时候尽量不要一次喝太多,一次喝水的进水量最好能在600毫升以下,一天的饮水量分四次到八次喝完,这样不会给肾脏带来负担。因为糖尿病肾病也是比较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,如果肾功能出现问题,饮水量就要适当的减少。


糖尿病人不能将水当成洪水猛兽,喝够水对于病情也有帮助,另外也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。


但如果单纯指望多喝水来降低血糖值,往往还是比较难的。


如果糖尿病患者不加强其他方面的控制,单单仅凭多喝水的方式来控制血糖的方式是不可靠的,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肾糖阈,只有血糖值超过了这个水平,肾脏才会在过滤重吸收过程中排泄尿糖,这种血糖的调节作用是被动的,不足够的,糖尿病患者,只有通过多方面的饮食调理,坚持体育锻炼,合理用药,做好监测血糖等,这样才能把血糖控制地更好。